• 中国神话-秘术篇 第八期】医道

    佚名综合资讯人气:0时间:2022-05-23 15:18:07

    中医起源:《黄帝内经》,古代中医理论体系观念演变。

    大家好呀,我是钱丢丢,上一期咱们讲述了祝由术的理论基础,在古代中医体系之中,祝由术的理论虽然出自医道秘术,但它与道教和巫术的联系太过于密切,以至于现代中医正统的派系里,将祝由术禁书科,那些画符念咒的秘法,全部剔除出了正规中医系统。

    但,古代中医理论在几千年的流传里,已经方方面面的融入到了中国文明之中,甚至古代中医的玄学理论思想,也不断的影响着我们现代人的生活。

   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,那些来自于自然的有机食物更加的健康,那些悬崖峭壁上的珍贵药材,因为经历艰苦的环境,而极具生命力,从而能够救病治人,或者固本培元。

    那些温润的美玉能够护养皮肤,并且激发神秘的力量,使人精神振奋。

    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,也因为于古代中医里认为,人需要汲取天地自然之精华才能够完善自身的不足,在《道德经》中曾经提到过,“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,损不足而补有余。”

    这句话也可以看做古代中医的一条准则,古代人认为,人之所以会身体虚弱,百病丛生,是因为损失了自身的元气,医师只需要将人缺少的元气补足,就可以帮助人们克服疾病。

    这种观点的流传,最早来自于《黄帝内经》,而《黄帝内经》的出现,在传说中颇为有趣。

    据《庄子·外篇·有宥》记载,当年轩辕黄帝战胜兵主蚩尤,并得到西王母的使者九天玄女传授的天地奥秘,因此,黄帝的内心知道天地万物的规律,但一个问题也随着黄帝对于天地万物的理解而严重,那就是,黄帝无法将庞大的知识在天道中剥离开来,那巨大的知识并非是可以用当时的文字和话语来记载的。

    此时的轩辕黄帝,像是有着开启宝藏钥匙的富翁,但却无法将开启宝藏钥匙的方式告知众人,

    也无法以个人的能力将那些蕴含天地奥妙的宝藏交给人民,因此,一般人根本无法理解这种深层次的奥秘。

    于是,当黄帝再位的第十九个年头,怀着心中的疑问,黄帝去往了崆峒山,希望成仙得道的广成子能够解决这个问题,但没想到广成子却斥责,黄帝十九年的时间里,不遵守天地的规则治理人民,把他给骂了回去。

    于是黄帝诚心斋戒三个月之后又来找广成子,这次黄帝恭恭敬敬,祈求广成子赐下道法,广成子见人皇这样,于是也不再端着架子,教授了黄帝如何驾驭身体与心灵,和体悟大道的方法。

    黄帝听完,大彻大悟,又请求广成子出山帮助他治理天下。

    广成子此时不愿再搅和凡尘俗世,拒绝了黄帝的请求,这时,另一位修仙者向黄帝举荐了歧伯。

    于是黄帝来到了岐山,只见歧伯驾驶着一个,由十二头白鹿拉动的绛云车,缓缓在天边驶来,歧伯一见人皇到此,急忙下车行礼,原来,这歧伯此时并未成道,刚刚驾驭着仙器去往了蓬莱仙山,求来了不死之药,只要练好了不死药,便可与天同寿,得道成仙。

    黄帝于是急忙请求歧伯先不要成仙,请求他与自己一同治理,这因为与蚩尤争夺人皇之位而千疮百孔的世间,歧伯见此,也只得延缓自己的成仙大业,开始辅佐轩辕黄帝治理国家与百姓。

    黄帝与歧伯在一起的时候,经常谈及天地运行的奥妙,有一次,黄帝心有所感问歧伯道,

    “我听说上古之人,年过百岁也能够身体强健,但现在的人类年过半百就衰老孱弱了,这是因为天地的变动,还是因为人类失去了元气呢?”

    歧伯见此,便回答黄帝说道,

    “上古的人效法阴阳,遵从自然大道,饮食起居都有规律,不会为了欲望而枉做劳动,因此能够百岁而康健。”

    说到这里,歧伯看着田间种地,山野打猎的人叹息的说道

    “现在的人啊,则不像古时候一样。他们喝酒就像喝甘露一样,胡乱的吃饭睡觉,醉了才会停下喝酒,男女之间纵欲太过,以至于耗尽精力。而不知道让自己的精力保持圆满,因此气散而神不能聚。所以年过半百就开始衰弱。有时那些邪气趁着虚弱之时,进入他们的身体,打乱人的血气运行,这就是疾病的由来啊。”

    于是黄帝命歧伯开始尝百草,制定药剂的知识,并将中医的行医手段教给众人。

    传说这就是古代中医的起点,而歧伯,也在后来被称为“华夏中医始祖”,这次,黄帝与歧伯对话的内容,被后人记载成为了《素问》和《灵枢》,这两部书合起来被称为《黄帝内经》,是所有中医理论的起源。

    在玄学五术山、医、命、卜、相五术中,医道一脉的秘术分别是方剂、针灸和灵治,上一期我们所讲的“祝由术”属于灵治一脉,而方剂一脉的医道秘术,在千百年的流传里,也逐渐的被梳理和总结归纳,到了东汉末年,因为连年的战乱,大量的尸体腐烂导致瘟疫爆发。

    每家每户都有病死和将要病死的人,一代医圣张仲景亲眼目睹了,自己家族一半的人死于瘟疫,于是发奋研读《黄帝内经》与《阴阳大论》等医学名著,并结合实践知识,采取百家之长,最终创作出了《伤寒杂病论》这部中医名典,《伤寒杂病论》的出现与流传,使得古代混乱的医术走向理论化和正规化,同时让那些深藏于宫廷之中的医术,也因为皇权的崩溃流传到了民间,开始普及到民间的医者之中。

    后来所有的医典,开药方抓药,基本上都有《伤寒杂病论》的影子,因此,这部书又被称之为“药方之祖”。

    张仲景在医学大成之后,就开始行医救人,在《针灸甲乙经》中就记载了他一则有趣的故事。

    说是张仲景有一天在行医的路上,遇到了侍中王仲宣,就立刻拉住他的袖子说道,

    “哎,小伙子,我看你有病,而且病的不轻。”

    王仲宣此时二十出头,正值青春年华听到张仲景这么说话,当时就不乐意了正想要出言反驳张仲景时,张仲景却指着他的眉毛说道,

    “小伙子,你看看你这病,还挺厉害嘞现在二十出头血气刚正所以不会显现出来。等到四十岁的时候,你的眉毛先会掉光,掉光了眉毛,半年之后就会死呀,可了不得了你现在快去,立刻服用五石汤,就可以挽救你的命啊。”

    那王仲宣见张仲景直言直语的指明他的病,心中有一股闷气,再加上张仲景语气刚硬,于是就不愿意理会张仲景的话语,结果,二十年后,这王仲宣果然眉毛掉光,没了眉毛后的第一百八十七天就死了。

    后来三国时期战乱四起,医师们也因为政治动荡而疲于奔命,但在这个时期,张仲景和华佗等人的医术,也逐渐的流传开来,为后世奠定基础,道家的阴阳五行学说是最早在中医之中出现的,后来儒家成为了社会主流的文化,中医的药方之中也逐渐的将儒家的思想融入医术里。到了南朝时期,陶弘景校注了《神农本草经》,从而奠定了药剂学在中医之中的逻辑关系。

    《神农本草经》据说和《黄帝内经》一样,是古老的医道书籍,是秦汉之时,由神农氏一脉所编辑的药剂学说,陶弘景校注时,加入了儒家的思想纲领,认为药剂之中,也可以分为三个等级,分别是“君、臣和左使”,他以这三个等级重新划分了药剂的种类,“君”之一类的药物有一百二十种,这些药物是所有药剂中的主药,如同君王一般。

    这一百二十种药物没有毒性(这是书中记载),多服用,甚至还有轻身益气,延年益寿的功效,这君之一脉的药物之中,第一种就是丹砂,据说丹砂可养精神,安魂魄,可以益气明目,甚至是斩杀恶鬼邪气,因此古时候炼丹的道士经常会以朱砂炼丹,古代的皇帝也多喜欢服用朱砂,最终导致重金属服用超标,汞中毒而死,所以大家最好不要胡乱的尝试,因为医术中记载朱砂能够驱邪斩鬼,对阴邪鬼怪有杀伤力,所以古时候人们也认为,朱砂画出来的符咒会更具有灵性。

    第二种“臣”类的药物,是专门辅佐“君”之一类的药物出现的,它们也有一百二十种,这些药里,一些有毒,一些没有毒,需要开药的人酌情对病下药,这些药物比较多,而且也比较杂,像雄黄、水银、石膏都在其中,甚至鱼鳖、蜂蜜、黄豆或韭菜也在其中,可以说是保罗万象的药品种类。

    《神农本草经》第三种药剂则是“左使”类的药,这种药大多数都有毒,而且药劲大,是那种对重病之人下猛药时,或抢救生命时才会用到它们,

    例如乌头、大黄、磨成粉的玉石,甚至蛤蟆、蜈蚣、蚯蚓、水蛭都在其中。

    虽然我们现代人看起来很荒诞,但在古代医疗技术落后,对于世界自然认知不足的古人来说,这些由几百代先人们,用无数生命换来的经验,就像是一个能拯救生命的珍贵的宝藏。

    近代以来,随着科技逐渐的强大,我们现代人对于世界自然的认知越来越全面精细,

    因此医疗药剂方面的突破也越来越大,现代的医学已经逐渐的脱离了玄学的束缚,走向了正规化和科学化。

    我们祖先们不明所以的事情,在科学方法论和辩证实验之下,终于解开了神秘的面纱。

    虽然中医近代以来,因为自身的玄学色彩与玄学思想饱受诟病,但我们有理由相信,随着科技的进步,新一代的医生们会将中医里那些不合时宜,腐朽过时的糟粕逐渐的祛除,保留那些好的,对医学和文明有益的部分,从而更好的改善人们都生活与保持人们的健康。

    那么,本期的内容就到这里了,也感谢大家的支持,喜欢这期文章的话,也请不要忘记点赞~

    大家的支持将是丢丢这个频道持续运营的动力,那么,我是钱丢丢,我们下期中国神话再见吧,拜拜。

    【无极电影网】天天搜集分享全网最新无删减好看的电影,2023最新热播vip电视连续剧免费看,无人在线观看完整免费版视频,热门综艺娱乐节目、经典动漫,成全视频免费高清观看在线等高清完整版视频资源,看视频,上无极电影网就够了(PC网页端与手机同步,高清免费不卡顿)

   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RSS订阅 百度蜘蛛 谷歌地图 必应地图 360地图 搜狗地图

    电影

    剧集

    综艺

    动漫

    专题

    明星